您所在的位置:
 首页 > 出行导游频道 > 人文历史 > 卡塔尔:人少的地方 东西却很贵(图)

卡塔尔:人少的地方 东西却很贵(图)

2010-12-29 2:00:00   网友评论来源:环球时报  
   复制链接 |   

  打工的老外分三六九等

  在记者的印象中,卡塔尔首都多哈宛如一个小小的联合国。置身于这个城市,世界都变小了。毫不客气地说,如果哪天外国人突然撤离,卡塔尔必定十室九空。都说美国是人种大熔炉,加拿大提倡多元文化,可要论起人种国籍之复杂多样,和卡塔尔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。以记者朋友所在的单位为例,光公司项目上这400 多号人,至少来自41个国家,这还是朋友在聊天时扳手指头数出来的。

  外国人主要分两大类:白领和蓝领。前者多来自欧美发达国家,比如高级商业管理人员、石油公司的技术骨干等。后者则来自南亚、中东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。比如从事绿化的环保工人、宾馆服务人员和护士,大都是孟加拉、菲律宾和印尼等国人;商店店员、出租车司机中,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居多;中小学教员除本国人外,很多来自埃及;新闻记者中有不少叙利亚、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人。总的来说,白领和蓝领的待遇天差地别。白领们住在高级公寓里,驾好车,孩子读美国学校,隔三差五出国度假;蓝领们大多住劳工营地的多人房间,两点一线乘班车,孩子老婆都留在家乡,一年见一次面。大量的外国蓝领工人导致卡塔尔的男女比例接近2∶1,和人均GDP一样居世界前列。至于收入,高的每月达5万卡塔尔里亚尔(1美元约合3。64卡塔尔里亚尔),低的一天就挣16里亚尔,在当地买个大西瓜还要20多里亚尔呢。不公平?这是现实。还有更厉害的呢,周末是多哈各大商场超市的“家庭日”,单身男性不得入内,当然如果是白人又另当别论;长着民工脸的人周末连海滨大道也不许进。歧视?警察说了,如果让进,这海滨大道就看不见绿草地也看不见海了,黑压压的全是印度人的脸。

【分页导航】
   [编辑:逯博]
查看更多评论>>我来说两句(已有0条评论)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(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)
忘记密码? 注册 用户名:  密码:    匿名评论
本文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:转载自风景网 [ http://www.fengjing.com ]
本文链接:
本文关键字卡塔尔